拜师仪式——“人才为本”第一战略的有力支撑
发布时间:
2011-08-15 00:00
来源:
党委工作部
拜师仪式——“人才为本”第一战略的有力支撑
——四公司在建工新城项目举行新员工入职拜师仪式
会议现场
签订师徒协议
拜师
敬茶
赠送礼物
合影留念
古语云:“师道大矣哉,入门授业投一技所能,乃系温饱养家之策,历代相传,礼节隆重。”8月12日,公司在建工新城项目为八名新入职的员工举行拜师仪式。工地上彩旗飘飞,大幅标语悬挂。会议室布置得焕然一新,桌上摆放了鲜花、瓜果、茶点,一派喜气。公司党委书记戴红梅、人力资源部经理祖为民、党委工作部部长石成荣、七部党支部书记皮忠普、八部书记龚文卫等领导及项目部员工40余人参加了仪式。
仪式上,八位新员工与七位师傅认真签订了《师徒关系协议书》,徒弟们向师傅鞠三个躬,敬上一杯清茶。师傅们把安全帽、笔记本和尺子作为礼物赠送给徒弟。据说以前在举行拜师仪式时,师父都要将本行当的道具赐给徒弟一套,如说书艺人用的醒木、手巾、扇子,说相声用的装白沙子的布袋。在这里,安全帽表示建筑业是一个高危行业,而生命只有一次,任何时候都要把安全牢记心中;尺子有三层寓意一作戒尺用。二为量器,表建筑行业干工程,谬之毫厘,失之千里。三为做人、做事的准则和尺度;笔记本代表谨遵教导、努力学习,徒弟们从参加工作起就要记下师傅的经验、教导和自己的体会。三件礼物代表着师傅对徒弟们的一片苦心。
毕业于哈尔滨商业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洪巧良是最年轻的师傅,他说人出生是父母给予的生命,而职业的学习需要师傅的教导,师傅把经验传授给徒弟是一种博爱的胸怀,徒弟们在追求自我实现的同时要虚心学习。毕业于重庆三峡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罗贤龙是七月份新入职的员工,他说参加工作确实觉得与期望有出入,但条件艰苦也要克服。现在已经工作了一个月,切实感受到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以后需要多向师傅学习。结束时他引用了师傅的一句话:“有想法的工作,有节奏的生活,相信明天会更好。”
2005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赵寿与刚从重庆三峡学院土木工程毕业的李强龙是一对师徒。赵寿说他初参加工作是在财经大学康园住宅小区项目,跟一个师傅学了两个月后,开始独立当工长。后到北方光电子产业基地一期项目、昆明市政府党政机关搬迁项目、保山腾龙桥二级水电站项目、中华小学项目再到建工新城项目,从工长、技术员到项目副经理一路成长过来,虽都有人指点,却一直没有一个固定的师傅,常有遇到问题不好问别人的心理压力。他感觉师带徒很好,让人才培养有了方向,新人学习也有了方向。他笑着说自己是第一次当师傅,将和徒弟一起互相学习,希望徒弟能多学多问。徒弟李强龙谈到自己的拜师感受时颇有些激动,他说能感受到公司对新员工的重视和关心。
七位师傅中,最年长的是48岁的老主管工长张国庆,1980年参加工作的他曾参与了巫家坝机场、丽江机场两个鲁班奖项目的建设,有着非常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也带过许多徒弟。谈到师带徒老张师感慨万千,他说自己以前也带徒弟,但从来没有如此正规,一向都是一个工地带完,下一个工地就分开了,联系并不紧密。这一次师带徒,体现了公司对我们的信任,我一定努力带好,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
为什么要建立师带徒的关系,公司党委书记戴红梅这样说到:2011年春天,集团鲜明地把“人才为本”确立为集团“十二五”规划发展的第一战略。师带徒关系的建立,目的是为了更加明确师徒的责任,使师傅责无旁贷,徒弟更有动力,同时也是对人才是第一战略的有力支撑,使之成为培养人才的快速通道。
翻开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我们能在目录中找到第十目《新员工入职师傅带徒弟管理办法》。办法中有范围、有职责、有管理方法也有考核制度,师带徒管理办法的制定标志着公司人才培养工作的深度推进,为公司的技术经验找到了向下传承的方式,为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和发展空间。
上一条: 公司领导到德宏、保山考察项目工程建设
下一条: 公司召开2011年人力资源工作会
相关新闻
富源县委书记崔庆稳,县委副书记、县长侯开苑一行到富源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调研
9月22日上午,富源县委书记崔庆稳,县委副书记、县长侯开苑一行到富源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调研。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工会主席胡代蓉参与调研。